框架效应
要是家里的垃圾桶满了,你会说:「喂,垃圾桶满了喔!」还是会说:「宝贝,要是你能赶快去倒垃圾,我会爱死你的!」法国有句谚语是这么说的:「c est le ton qui fait la musique.」字面上的意思是说「音调造就了音乐」,引申言之则是「言为心声」,或「听其言而知其人」。同样一件事情如果用不同方式陈述,便会让听者的感受大不相同。心理学家使用了「框架」这个专业术语,来称呼这样的现象。
框架(有时称为「框架效应」〔framing effect〕)的意思是说:对于同样一件事,我们会因陈述方式有所不同,而产生不同的反应。一九八○年代,卡内曼与他的同事特沃斯基曾共同进行一项实验。他们设计了一套关于传染病对策的问卷,请受访者从两种对策中选出他们觉得较好的一种。问卷的内容大致如下:假设在某个地区有六百名群众的生命受到某种传染病的威胁,「对策a可以拯救两百人的性命」,而「对策b有三分之一的机率让六百人全部得救,可是也有三分之二的机率无人得救」;a或b,你选哪一个呢?儘管a与b其实是一样的(都只有两百人能够获救),可是,大多数受访者竟然都选a。「lieber den spatz in der hand als die taube auf dem dach.」(意思是说:手里的麻雀胜过屋顶上的鸽子。)这句德文谚语巧妙地反映了大多数受访者的心理。然而,真正有趣的还在后头。当同一道题目的两个选项以颠倒过来的方式再问一遍:「对策a会牺牲掉四百人的性命」,而「对策b有三分之一的机率没有人牺牲,可是也有三分之二的机率六百人全都牺牲」,这时选a的受访者反而成了少数,大多数都选了b。也就是说,第二份问卷的结果刚好跟第一份问卷结果完全相反。根据不同的陈述方式,「拯救」vs.「牺牲」,这些受访者们竟然对同样一件事做出了不同的判断。
让我们再来看看另一个例子。研究人员拟了两种关于肉品的陈述:「百分之九十九不含脂肪」与「百分之一含脂肪」,以此对受访者们进行问卷调查。虽然这两种陈述的实际内容是一样的,受访者们却泰半认为食用第一种肉品应该比较健康。就算研究人员后来把陈述改写成「百分之九十八不含脂肪」与「百分之一含脂肪」,这时第一种肉品的脂肪含量明明就多了第二种一倍,受访者却还是坚持认为食用第一种肉品应该比较健康!
「美化修辞」是框架特别常见的变种。比方说,股市重挫,我们会说那是在「修正」;企业支出成本过高,我们会说那叫做「商誉」;在管理学课堂中,我们所遇到的问题都不叫「问题」,相反地,那是「机会」;被开除的经理其实是要「重新出发」,去开拓更美好的人生;不管死因多荒谬或多愚蠢,死去的将士一律是「光荣地为国捐躯」;那些发动种族屠杀的凶手,则把他们的行为形容成「种族净化」。更夸张的还有飞机迫降纽约的哈德逊河(hudson river),竟然可以称为「飞航技术的光荣胜利」。真是这样的话,那些顺利降落的情况,又该叫什么呢?
你是否曾详细阅读金融商品(例如「指数股票型基金」〔exchange traded funds;简称etf〕)的说明书呢?那些说明书总会极力吹捧他们过去几年的优异绩效,可是,到底该回顾多少年呢?只要在回顾的年分里尽可能画出一条漂亮的上升曲线,那就好了;这种手法同样也是一种框架。然而,框架有时也会在历史上掀起轩然大波。十六世纪闹得沸沸扬扬的宗教分裂,不也是因为大家一直争执不下,究竟该把同一块麵包放在「基督的象徵身体」还是「基督的真实身体」的框架上吗?
此外,当我们将注意力集中在整件事情的单一或少数面向时,我们也会被框架原则牵着鼻子走。比如,在购买二手车时,我们往往只专注于车子的里程数,却忽略掉引擎、煞车及各种零组件的真实状态;也就是说,里程数往往主导了我们是否购买二手车的决定。不过,这事实上也无可 厚非,因为说真的,我们很难打破砂锅问到底地穷尽所有面向。甚至要是因此又出现了另一种框架,我们可能又会跟着做出别的决定。
作家们也会故意在他们的小说里摆上框架。要是将谋杀的过程平铺直叙地一步步写出来,推理小说可能会变得十分乏味;或许不能再称为推理小说,应该要叫专业书籍。正因为要将故事的关键留到最后再行揭晓,推理小说就必须透过框架,以让整个故事引人入胜。
结论:千万要注意,没有框架,你根本什么也无法陈述。每件事情,无论是从好友那里亲耳听闻,还是从一份严谨的报刊上读到,都是处在某种框架里。即便你现在正在阅读的这一章,也不例外。
本文摘自商周出版《思考的艺术》
- 上一篇: 人求事、事求人…职场黑洞 我在捉迷藏
- 下一篇:餐饮职缺为什么越来越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