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养:蹲下来和孩子说话
孩子是独立的个体,有自己的思想、人格和尊严,父母只有和孩子站在同一水平线上,孩子才能感受到平等。
有一天刘芳忽然接到学校老师的电话,说儿子在学校和人打架,老师请家长到学校一趟。刘芳听完电话,火冒三丈,决定这次一定要狠狠教训儿子一顿。
开车前往学校的路上,刘芳忽然有了新的想法:「就算我把儿子打一顿,他就真的懂得他做错了吗?这真的是我想要的结果吗?是否真的能收到预期的效果,让儿子以后都不再打架了?」刘芳仔细考虑着,到学校见到儿子之后,刘芳并没有当场生气,反而是平静地将儿子带回家。
回家之后,刘芳也没有马上发作,耐心地帮儿子在伤口上擦药,甚至还下厨为儿子做了可口的饭菜。当儿子一口口吃着饭菜时,刘芳才开口说自己很担心他打架受伤,也希望孩子能把打架的苦衷和经过告诉妈妈。听着听着,孩子开始啜泣,哭着扑进刘芳怀里说自己错了,对不起妈妈,以后再也不打架了,也不再让妈妈担心。
听到儿子的承诺,刘芳总算放下心里的石头,开心地笑了。刘芳试着从孩子的角度来看待孩子的作为,让孩子感受到母亲对他的尊重。
蹲下来和孩子一样的高度
我曾见到许多父母喜欢用成人的思维、方式来看待孩子的行为,孩子稍微有失误,就对孩子指责和批评,这并不是最有效的教育方式。
孩子本身是一个独立的个体,有自己的思想、人格和尊严,他们希望父母能够给予尊重。父母只有和孩子站在同一水平线上,孩子才有可能感受到平等。
所谓「蹲下来和孩子说话」也就是指平等对待孩子。传统的教育方式中,父母总是习惯站着说话,以上对下的方式对孩子发号施令,把自己的思维和愿望强加到孩子身上,完全不考虑孩子内心的想法,一旦孩子的想法与自己的愿望不相同时,父母就对孩子失望,甚至强迫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,根本不去考虑孩子内心的感受。
如果父母愿意「蹲下来」和孩子一样高度再开口说话,情况又会怎样呢?至少,孩子一定愿意认真地听你说话,这一点非常重要。如果你在说话时,孩子却心不在焉,那么就算你跟他苦口婆心,道理再正确,又有什么用呢?
试着蹲下来吧,只有不再居高临下,与孩子完全站在一样的高度,孩子才会把他真正的想法告诉你,这就是孩子为什么喜欢把心事对自己的朋友说,却不愿意对父母诉说的原因。蹲下来这一步是父母和孩子沟通的关键,不论孩子的想法是对是错、有没有道理,只有在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后,才能正确地教育孩子。
如果父母能在家中创造出一种平等、民主的空气,这是孩子的幸运。在这样的家庭中成长,孩子会觉得父母是自己的朋友,而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。
美国精神病学家威廉.哥德法勃就曾经说过:「教育孩子最首要的,是要把孩子当成与自己平等的人,给他们无限的关爱。」如果父母以上对下的姿态来关心孩子,反而会让孩子产生叛逆的心态。只有父母转变姿态,像对待朋友那样去关爱孩子,才可能让孩子感受到平等。
父母不要再居高临下了,旧有的封建意识也应该放弃,不要总是以责备、教训的口吻和孩子交谈,更不要认为作为长辈丢不起面子。父母应该要顺应时代潮流,和孩子建立起一种平等、尊重的朋友关係,才能拉近彼此的距离,用更好的方式进行沟通和交流。
搜更多「 下来、孩子、说话」相关经验新知。
搜寻,就从babyhome开始。
- 1
- 2
- >
分享 列印 收藏
不要急于纠正孩子的「不一样」 妈妈不愿教妳的事
延伸阅读
- 其实不是乳头混淆,是长牙跟厌奶期来了!
- 打击流感!别轻忽喷嚏和咳嗽散播病菌的威力
- 老公外遇小三产下女婴 妻在冰箱发现哺婴的母乳
- 「妈,他们都不跟我玩」 教孩子以健康心态面对拒绝
- 跟老公越来越没话聊?心理师点出「仪式感」让爱更有感
- 上一篇:教养:透过镜头,发现自己~媒体星球计画
- 下一篇:教养:动物学堂的高材生-狐猴